冬去春来,天气由寒逐渐转温,正是孩子长身体的好时候。但春天气温多变,细菌滋生严重,家长要做好春天的护理工作,才能让孩子在春天到来时,快快乐乐、健健康康的成长。那么春天要注意什么呢?
衣-春要捂但别过度
季节变化对人体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人们为了适应春秋天气变化的特点,从维护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实践经验中,诞生了“春捂秋冻”这一谚语。
然而,“春天孩儿面,一天变三变”。对于天气多变、忽冷忽热、乍暖还寒的早春天气,给孩子“捂”着点儿,可使稚嫩的身体适应这种冷暖的变化,抵御料峭春寒的侵袭,有利于维护孩子恒定体温的调节,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
如果过早地给孩子脱掉棉衣或穿得太少,一旦突然遇到气温下降,孩子就难以适应,外出遭受冷风刺激,那刚开始从“冬眠”中苏醒活跃起来的皮肤细胞张开的毛孔会马上收缩闭合,体温调节失灵,体内热量散发不出去,积蓄而造成上火,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患伤风感冒、急性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甚至引发春季呼吸道传染病。
说“春捂”好,贵在讲究适度,如人们平时说的“要想小儿安,常受三分饥和寒”,这便是度。如果孩子整天处于衣被过厚、保暖过度的情况下,得不到锻炼,就会影响身体耐受力的形成,抗寒能力下降,不能适应天气变化,也容易引起感冒等疾病。
提示:这样“春捂”才好
1.穿衣“下厚上薄”
古代的养生家指出,春天衣着宜“下厚上薄”。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的下部血液循环较上部差些,易受到寒冷空气的侵袭。因此,在乍暖还寒的早春二月,应当注重对孩子下部尤其是腿脚的保暖,以免感受风寒。
2.把握好时机
春季天气多变,时有寒潮过境,在冷空气来临前的一到两天,妈妈要适当给孩子增添衣物。恰到好处的“捂”,可将感冒、消化不良等病拒之门外。
3.根据气温高低及时加减衣服
面对时而春风和煦、时而冷风阴雨的天气变化,妈妈应及时为孩子加减衣服。当昼夜温差大于8℃时就需要“捂”,为孩子添加衣服,以免受寒。随着气温的回升,不能减衣太快,待气温持续回升后,也要再多捂7天左右,体弱的孩子应持续14天,让孩子的身体逐渐得到调节,以适应天气的变化。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
食-春要补但得清淡
春天是儿童生长发育较快的一个季节,家长在安排孩子的饮食时,要注意确保孩子的营养供给,保证孩子摄入足够蛋白质和脂肪。但春季气候干燥,容易上火,饮食最好清淡一点,少吃羊肉和辛辣食品,少吃甜食,让孩子多吃水果,补充维生素。生食加热要彻底,以免引起消化道疾病。
注意给孩子补充水分,可在水中加入微量食盐。不提倡孩子喝过多的碳酸饮料。
此外,春季孩子易过敏,所以饮食上需要特别注意,尤其是那些过敏体质的孩子更要小心食用海鲜、鱼虾等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提示:这样吃比较好
1.早春要补充热量
早春天气仍然寒冷,孩子要消耗一定的能量来维持基础体温,所以,食物以高热量为主,除谷类外,应选豆制品、芝麻、花生、核桃等补充能量,还须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虾、鸡、鱼、精肉等。
2.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无机盐
春季气温变化大,细菌、病毒又开始繁殖,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无机盐,特别是维生素A及维生素C,具有保护呼吸道上皮细胞的功能,这些食品包括油菜、菠菜、胡萝卜、柑橘、红枣、南瓜等。
3.食品的性质以甘平为主
春季孩子易热易寒,因此,食品的性质以甘平为主,即不寒、不腻不燥,如薏米、麦类、玉米、豆制品、蘑菇、莲子、山药、荠菜、马兰头、海产品、蛋类等。
住-注意开窗
春季虽然外部环境质量低,但父母仍须保证每天开窗半小时以上,加强室内空气对流。现在国外流行儿童开窗睡眠,锻炼孩子用冷水洗脸、洗脚,然后坚持洗冷水浴,这都属于增强儿童体质的锻炼。
与此同时,春天空气干燥,父母要保持室内的湿度,可以用加湿器,条件不允许的家庭也可以在室内搭湿毛巾或使开水不断沸腾用来制造水蒸气,适时熬醋熏蒸进行空气消毒。同时,充足的睡眠也可以增强孩子对病毒的抵抗力。还应注意的是,孩子房间的摆设应尽量简单,不要在室内养花。
行-多出门但选择场所
春季阳光充足,应该增加孩子的户外活动,一天最好不少于2小时。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时,不需要戴帽子、手套,要让孩子直接接触阳光,增强体质并促进钙的吸收,预防儿童佝偻病、贫血发生。当然,春季父母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的地方,比如火车站、电影院、商场等,及时对儿童和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养成进门先漱口、洗手、洗脸的习惯。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母婴优选,育儿护理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contentadmi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muyinghaowu.com/post/1047.html